继而,关羽的不幸去世令蜀汉元气大伤,诸葛亮深感痛心,常常泪洒江山。而在随后的岁月里,蜀国又损失了众多重要将领。每一次的阵亡,都让诸葛亮的心情愈加沉重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诸葛亮在恢复蜀汉国力的同时,不禁常自责,也不敢稍有懈怠。他耗费了两年时间让蜀国得以恢复,然而为了北伐取得更大的胜利,他决定亲自率军,领兵出征。
在228年到234年这六年中,诸葛亮发动了五次北伐。然而,第一次北伐便遭遇挫败。因他所重用的大将马谡擅自违背军令,导致蜀军失守街亭。街亭,素为兵家必争之地,其失守几乎让蜀国丧失了与曹魏抗衡的能力。在怒火中,诸葛亮作出果断决策,处死了马谡。之后,冬季到来,魏军从东部进攻,蜀军兵力匮乏,局势极为危急。陈仓之战,蜀魏两军鏖战二十余日,未分胜负,然而蜀汉大将赵云因病去世,消息传至诸葛亮耳中时,他悲痛欲绝,眼泪如雨,喃喃自语道:“子龙死了,不仅是国家的损失,更是我失去了一臂!”
尽管屡次遭遇挫折,诸葛亮并没有放弃北伐之志。第二次北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,但在战斗中,诸葛亮的另一名重要将领张苞也因伤重去世。诸葛亮听到这一消息时,悲痛至极,甚至一度晕厥。接连的失去,让蜀汉的将领阵容更加薄弱,诸葛亮心中苦楚难以言表,但他仍以大将风范继续奋战。
随着诸葛亮身体的日渐虚弱,他依然亲自投入战斗,第四次北伐时,手下的魏延等将领积极参战,最终大破魏军。然而,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偷袭子午道的计划,却被诸葛亮断然拒绝。魏延心中不满,对诸葛亮心生怨气。而就在此时,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找到了一个得力助手,姜维逐渐被他所重用,二人默契配合,北伐之路虽充满艰辛,但蜀汉的希望仍未熄灭。
然而,时至第五次北伐,诸葛亮的身体已完全支撑不住。在繁重的政务和战事之下,他的身体急剧衰退,每日咳血,食不下咽。即便如此,他依然坚守岗位,不曾放弃任何细节的处理。终于,234年8月,诸葛亮的病情加重,他时常吐血,整个人瘦得面色枯黄,病容憔悴。他依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,亲自交代后事,直到在五丈原的军营中,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
诸葛亮的死,不仅是蜀汉失去了一个栋梁,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。生前,他以夙兴夜寐、亲力亲为著称,常常亲自阅览军中事宜,身体也因长期劳累而每况愈下。根据史书的记载,诸葛亮“食少事烦”,即使身体如此虚弱,他仍旧坚持处理每一件事,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不允许出现,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,令人肃然起敬。
在诸葛亮临终时,他心知自己的命运已尽,曾为自己举行“祈禳”仪式,祈求上天赐予他更多的生命,以便完成未竟的事业。然而,命灯熄灭的那一刻,所有的希望也随之破灭。魏延的意外闯入导致诸葛亮的命灯熄灭,象征着命运的无情与无法抗拒的死亡。这一事件,让诸葛亮心如刀割,最终以一声长叹作别了这个世界。
诸葛亮的遗言,交给了姜维一份兵书,交托了西蜀的未来。虽然魏延和姜维之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纠葛,但在诸葛亮的死后,他们选择默默守口如瓶。历史或许永远无法揭开其中的真相,但无论如何,诸葛亮的英名已深深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他的一生,正如司马懿所言:“诸葛亮虽死,但不得不承认,他确实是天下奇才!”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