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宝台湾15日发布公告,
称15日11时起,
陆续关闭淘宝台湾平台下单等前台功能,
年底停止运营。
淘宝台湾(克雷达台湾分公司)在声明中指出,2019年开始在岛内服务以来,受到消费者、入驻卖家及合作伙伴的支持,也持续积极努力的沟通和探索新的发展可能性,但经本公司慎重诸多评估后,考量市场环境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,忍痛决议于今年12月31日23:59正式停止在台湾的营运。
阿里:继续通过手机淘宝服务台湾市场消费者
对此,阿里巴巴15日下午在回应环球时报-环球网相关问询时表示:我们尊重克雷达投资有限公司的决定,没有评论。阿里巴巴集团在台湾市场的业务运营一切如常,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继续通过手机淘宝服务台湾市场的消费者,购买优质商品。
淘宝台湾于去年10月开站(图片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)
两个月前,淘宝台湾因被认定为陆资而遭遇台湾当局处罚。
据中新社此前报道称,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8月24日表示,判定淘宝台湾为陆资,裁罚新台币41万元,限期6个月内撤资或改正。
据“中央社”、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,淘宝在台登记投资商为英商克雷达,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投审会指,阿里巴巴在克雷达公司持股未逾30%,符合现行“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”,但依法令或契约约定,阿里巴巴可操控克雷达营运方针,认定具控制能力。因而判定淘宝台湾为陆资,裁罚新台币41万元,限期6个月内撤资或改正。
为防堵陆资,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日前修正“两岸人民关系条例”,禁止大陆OTT(Over The Top、网络串流媒体)业者透过代理形式登陆台湾,被称为“爱奇艺条款”,9月3日起实施。台媒分析认为,淘宝台湾在台业务庞大,一旦被禁,大量已签约厂商恐被迫下架,影响程度远甚爱奇艺。
台湾《旺报》指出,两岸关系并不稳定,大环境不利于陆企投资。2009年至今,在台陆企投资只有1674件、23.35亿美元,平均每年仅16件、2.2亿美元。由于担心两岸关系反复,超过八成集中在无须投注大量资本设备的服务业,仅在今年第一季就雇用了2.4万个本地员工,平均每案为台湾创造15个以上工作机会,这和反大陆人士倡言陆企会大举入侵、剥夺台人就业机会的恶意质疑恰好完全相反。
观察人士认为,将陆资定义改为“三成以上股权被中国大陆企业拥有”,会排除许多非陆资股权达四成甚至以上、非陆企控制的合资企业投资台湾的机会,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做法。若进一步紧缩定义,改变原来“多层认定”模式为“单层认定”,让原定义之下不属于陆资的企业可能被认定为陆资,在某些关键投资案中,将产生完全不同的经济后果,不利于台湾的产业发展。
岛内网友:照样在大陆淘宝买东西
据环球网报道,有岛内网友称对自己并没有影响,因为可以照样在大陆淘宝买东西,只是台湾又少了工作机会。
还有岛内网友问,民进党当局这么怕陆资,那台资为何可以在大陆做生意?
来源:网信江门综合整理
原标题:《淘宝台湾将停止运营,阿里回应!岛内网友却说……》